跨性别者敌视对亚裔社区的影响
- thexinshengproject
- Dec 1, 2023
- 6 min read
[Transcript has been slightly modified for reading experience.]
欢迎收听新一集的心声播客!今天我们要讲讲美国最近日趋严重的对跨性别者的敌视,尤其是它对亚裔社区的影响。为了准备这期节目我们向亚裔性少数做了调查,想更多地从TA们的视角来认识这个问题。本期节目中我们会匿名分享被调查者的一些回复。
(一)

2023年间美国共和党议员推动和颁布了空前高数量的反性少数立法,其中超过220条是专门针对跨性别者和非二元性别者的。这些立法大部分是为了禁止跨性别者,尤其是跨性别儿童,取用性别肯定治疗、参加学校运动、以及使用与自身性别认同一致的公共厕所。这轮对跨性别者的迫害和暴行对黑人性少数伤害尤为严重,因为在我们国家,对黑人和对跨性别者的仇视常常会危险地交叉在一起。我们国家的性少数群体一直以来都遭受着许多暴力和压迫,但今天这一轮迅速加深的对跨性别者的迫害是由于右倾组织有意用污名化跨性别者的策略来争取巨富和右倾选民的支持,就像之前反同婚和反堕胎的议题一样。关于性别认同的这种基于污蔑的“讨论”成功激起了右倾分子对跨性别者的仇恨,使得右倾政客能不断剥夺跨性别者的权利。今日在越来越多少年儿童接触性少数社群、出柜为跨性别者的时刻发生这样的事情,其险恶用心可想而知。
(二: 亚裔社区中对跨性别者的歧视)
在我们亚裔社群中对跨性别者的歧视有很多来源,尤其是来源于家庭。我们社会对跨性别者的歧视常常表现在对性别角色的严格规训。有些人会向别人施加压力,要求“男人有男人样”或者“女人有女人样”。这不仅加深了性别二元论的偏见而且通过羞辱别人阻止了别人对自己性别认同的自由探索。
我们的问卷调查中,一位回复者说:“我出生时被指定为女性,我妈妈从小就要求我成为一个受良好教育的女性,结婚生小孩,并且整个过程中外貌言行要尽可能地遵守传统女性的性别规范。作为非二元性别者我难以接受这些性别规范,这让我很久不敢出柜。即使是穿男性化的衣服或者理短发这样的小事都会因为违背了家人眼中的性别规范而被我家人批评。
首先我们要认识性别(gender)不是二元的。性别并不是指人们的生理性别(sex),人们的生理性别有男性、女性、间性别(intersex)等等。性别是由人们的自我认同决定的,是纯粹的社会建构。我们家庭中男性或女性的性别角色并不是什么命中注定不可改变的东西,我们需要避免将自己或别人局限在一个违背本心的性别角色里面。
宗教,尤其是基督教和天主教,也是海外亚裔社群中对跨性别歧视的来源之一。我们的调查中有好几位回复者说TA们在知道家长入教以后更不敢出柜,因为知道家长加入的教会有大肆宣扬对性少数的歧视。
在宗教和反跨歧视这一点上我们需要了解一些背景。当前这轮美国乃至全球的反性少数立法潮流,与美国宗教右翼对反同反跨的宣扬紧密相关。这种宣传也影响到了我们社会。
除了在美国国内推反跨性别立法之外,美国的宗教右翼投入了大笔资金将自己的理念传播到各前殖民地国家,就像宗教成为当年西方殖民亚非拉国家的工具一样。根据英国媒体“开放民主”(openDemocracy)的调查,美国宗教右翼在2008到2019年间向海外投入了超过两亿八千万美元。我们现在也可以看到这种宣传的后果:比如乌干达穆塞韦尼政权近日推出了史上最严厉的反性少数立法,其中包括死刑的政策,为了“阻止西方同性恋宣传”。
宗教右翼对海外亚裔社群以及亚洲国家也有采取同样的策略。他们利用宗教来挑拨离间以获得权力,我们必须要对此警惕,因为宗教右翼做的事情对我们有害无益。那种跨性别、性少数只是“白人”或者“西方”文化的观点是错误和有害的,它无视了我们传统文化中性别表达的多样性和流动性,强迫我们以白人至上主义和殖民主义强加于我们的标准来定义自己。我们需要明白我们自己的文化中本来有许多超越二元性别的传统,但殖民主义为了加强其对殖民地的控制,摧毁和抹杀了它们。
我们想提到的最后一点是代代相传的反跨歧视及其危害。首先我们想分享一位非二元性别、流性别者对我们的调查的回复:“我奶奶不大了解当前时政但跟我讲过不要当同性恋以及关于同性恋带有恐惧的传闻。我父母也赞同她的观点,跟我说要孝敬并且听老人的话。” 在许多亚洲文化中孝敬长辈确实是极受重视,它深深影响了我们的习俗甚至语言,但在需要不服从长辈时它也可能会给我们带来恐惧甚至伤害。此外,与长辈谈论性少数议题我们也可能遇到语言障碍,比如不知道如何用自己母语讲“非二元”、“跨性别”、“性少数”等概念,会让我们更难向长辈描述我们自己的身份和经历。
(三: 性少数认同的美好)

在全美,包括美国亚裔社群,反跨性别歧视日趋高涨的今天,我们调查的回复者们说这给TA们带来了很多恐惧、焦虑和孤独感,因为每当自己在公共场合时都害怕会有无法预知的暴力。加之亚裔刻板印象带来对亚裔的物化,即使在性少数空间,如果大多数人是白人TA们也会感到不安。尽管如此,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痛苦并不来自于性少数身份认同本身,而是来自于那些阻止性少数自由生活的压迫体系。
在这一部分我们想要分享在调查中得到的逸闻,以跨性别和其它性少数身份如何给我们亚裔社区成员带来幸福为亮点。不拘流俗地表达自我并不是什么怪异的、不好的事情,如果我们能保持思想开放的话,它能带给我们很多愉悦。
一个回复说:“作为性少数的存在就是快乐的。如果跨性别只给我带了痛苦,我早就放弃出柜,选择一辈子假装成顺性别者了。这样的生活看起来可能会更加轻松,但旁人看不到的是跨性别本身是令人愉悦的。找到一见如故的其它跨性别者带来的愉悦、穿上让你觉得值得为了穿着而活下去的衣服的愉悦、发现真实的自我的愉悦,这些让我觉得承受那些歧视和不公是值得的。
另一位回复者类似的写:“我感到无比的自由和真实,好像社会给我的重压和预期被消除了一样。我感觉像我有能力闯出我自己的路,建设我自己的世界。我感觉像我重新找回了想象力。”
从根本上说,作为性少数、跨性别是关乎于真诚地生活和自由地表达自我。右倾分子丑化它,污蔑它,不是因为它本身有什么错,而是因为它代表着一种可能,一种从种族主义、反同反跨歧视等的压迫和束缚中解放出来的可能。
(四: 作为一个社群我们该怎么办?)

我们亚裔社群该怎样更好地支持性少数尤其是我们社群中的性少数呢?首先我们需要虚心学习以及了解当今性少数社群面临的困难。如果您有性少数或跨性别的亲友,请倾听TA们的故事,向TA们询问需要怎样的支持和帮助TA们。这个自我教育的过程也包括我们思想的非殖民化,我们必须认清我们心中偏见的来源,了解跨性别和性别流动性在亚洲各国的历史。性少数存在于世界各国的历史之中,尤其是我们自己的历史。
作为一个社群,我们要一起推进关于这个议题的,让不说英语的长辈参与的代际对话。即使简单的小事,比如学习用长辈的母语来讲性少数、跨性别等概念,以及我们常用的性别代词,也有助于缩短在跨性别权益这个议题上的代际鸿沟。最后,我们要明右倾主义政治对我们社会有害无益。我们要反对反跨性别歧视,因为它和白人至上主义同样是一种压迫人的制度,它只会给我们和其它被边缘化群体带来压迫而不会带来解放。这不是什么“政治正确”议程的问题,是关乎于跨性别者和其它性少数自由生存的基本权利。
用我们调查中一位回复者的话说:“我们跨性别者想要争取的,并不是什么性别认同、衣着、厕所之类的东西,我们根本上是想要我们生活的社区更友善,更互助,更相爱。我们想要的是不受暴力威胁的自由的生存,我们也要替世界上所有其它人争取这样自由生存的权利,我们想让所有人都能自由自在地做自己。”
我们到了这集的尾声了,谢谢收听。希望我们的节目能让您更多地了解海外亚裔社区面临的问题,以及我们社区自我解放的努力。
资源:
https://www.vox.com/politics/23631262/trans-bills-republican-state-legislatures
https://www.nytimes.com/2022/06/10/science/transgender-teenagers-national-survey.html
https://www.theguardian.com/world/2023/jul/09/us-religious-right-lgbtq-global-culture-fronts
https://sahanjournal.com/culture-community/minnesota-desi-pride/
The topic of “The impact of transgender hostility on the Asian community” is both timely and important. Many Asian cultures already face unique societal pressures, and when it comes to transgender individuals, the struggle intensifies due to cultural taboos, lack of legal protection, and limited access to mental health support. Hostility not only isolates individuals but also impacts their emotional well-being,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and safety within their own communities.
Understanding such sensitive issues requires thoughtful communication and structured expression. That’s why learning **how to write an explanatory essay: a step-by-step guide** can be incredibly helpful, especially for students aiming to shed light on complex topics like this. Platforms such as **myAssignmenthelp.com** offer valuable resources and expert guidance to help students…